大学物理实验室建成2015年,隶属于大数据与基础科学学院信息与数据科学系,共设有三个实验室:大学物理力学与热学实验室、大学物理电磁学与近代物理实验室和大学物理光学实验室,承担着全校所有理工科专业2000名学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任务。大学物理实验项目与理论课内容紧密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与科学技术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优良的科学作风和协作精神。

三个实验室具体情况如下:


大学物理力学与热学实验室位于石大校区第二教学楼307和308,面积约174.72平方,共可以完成7个实验项目(其中6个力学实验,1个热学实验),分别是:力学基本测量实验、固体与液体的密度测量、转动惯量测量实验、CCD伸长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弹簧劲度系数测量实验、驻波实验和金属比热容测量实验,每个实验项目配备30套仪器。

大学物理电磁学与近代物理实验室位于石大校区第二教学楼205和207,面积约174.3平方,共可以完成7个实验项目(其中5个电磁学实验项目,2个近代物理实验),分别是:电学基本测量实验、单双臂电桥实验、静电场描绘实验、姆霍兹磁场测量实验、新型螺线管磁场测定实验、光电效应实验和夫兰克赫兹实验,每个实验项目配备30套仪器。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室位于石大校区第二教学楼206和208,面积约174.72平方,共可以完成5个光学实验项目: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偏振光实验、牛顿环实验、单缝夫琅禾费衍射一维光强分布实验、迈克耳逊干涉仪实验,每个实验配备30套仪器。


双棱镜干涉仪可用来测量干涉条纹间距,求光的波长干涉实验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干涉现象及其规律


新型螺线管测定仪是利用霍尔效应测量通电螺线管中心轴线上的磁场分布。该仪器采用先进的集成线性霍尔元件能准确测量螺线管内部的磁场能够让学生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有更直观、深入的认识


新型焦利秤实验仪器集成了集成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等现代测量技术和方法,使仪器在保持经典实验内容和技能的同时,又增加了现代测量手段和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DP-YC-II型CCD伸长法杨氏模量测定仪采用伸长法原理,通过测量材料在受力后的伸长量来计算其杨氏模量。该仪器结合了读数显微镜和CCD成像系统,使得测量过程更加直观、清晰,并且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