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简介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建于2020年12月,设在2教学楼107和112,面积约100平米。

实验室软硬件设备基本情况:

集群管理服务器1台:安装集群管理软件进行集群监控调度

CPU服务器6台:安装集群管理系统-CPU计算子系统作为常规CPU计算节点,每台设备安装Aspen Plus Aspen Plus、HYSYS、CHEMCAD、POLYMATH等镜像软件。

GPU计算服务器14台:有3台2卡RTX2080ti、1台1卡V100S、2台4卡RTX4090、3台2卡L40、5台4卡3090。每台设备安装集群管理系统-GPU计算子系统,作为异构GPU计算节点,安装了TensorFlow、PyTorch、OpenCV、Dialogflow、Caffe、Caffe2、‌Keras、‌MXNet‌等适合开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方向研究的软件;

冷数据存储服务器1台:使用传统直连的方式连接集群,安装36块4TB机械硬盘用于存储冷数据,采用RAID技术,通过磁盘阵列实现数据冗余,确保数据安全并为科研调取必要数据提供保障。

分布式存储服务器1台:12块20TB机械硬盘并安装分布式单机存储软件,用于存储交互、调取频繁的热数据,具有高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数据一致性等特性。

工作站6台:主要应用于移动办公、小规模数据科研任务;在中、大规模计算的场景下,工作站可以做前期的数据预处理工作再结合集群属性的计算算力做大规模的数值计算。

另有6组机柜、UPS电源、KVM切换器等集群辅助设备。



实验室搭配人工智能教学与科研系统,底层采用Docker+kubernetes技术,整合所有CPU计算、GPU计算、存储等物理资源,形成高性能计算虚拟化计算资源池,共享所有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实现计算资源的动态分配、灵活调度、跨域共享。系统适应不同的人工智能、并行计算、串行计算等科研任务和实验需求,为石油线性计算、‌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多核逻辑CPU计算、大数据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形图像处理、数据检索应用、HPC并行计算、CPU多核并行计算、第一性原理计算等提供环境,支持多种科研应用,可以进行快速开始深度学习的相关实验,提供可视化的算法模型训练环境。同时提供详细的教学实验环境、丰富的教学案例与数据集。该系统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场景下的科研任务;交叉学科下的高性能计算场景;人工智能相关的教学场景。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坚持对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前沿性和尖端性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致力于智能信息领域重要研究方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围绕计算机视觉、生物信息学、油气智能计算等细分方向进行重点科研攻关,以提升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为当代高校新工科建设和区域内行业智能制造提供科技支持和算力支撑。实验室建成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重点专项等多个纵向和横向课题20余项,发表SCI、EI检索等高水平论文30余篇,申请相关专利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