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修课SPOC建设及应用探索
--以《英语语法与长难句理解》为例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存在课程定位模糊、班容大、管理难度大、考核的随意性等诸多问题,很多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当前信息化及疫情背景下,进行公选课SPOC建设、利用SPOC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英语语法与长难句理解》是我校一门2019-2020-2学期新开公共选修课,主要面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本课程源于一门开设五年的公选课《大学实用英语语法》,依托2018年度山东省本科教改项目《大学英语语法SPOC建设及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及2018年12月立项的校级在线课程建设项目《英语语法与长难句理解》。经过课程组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以500多分钟教学视频为主干的课程资源,本学期已开始在校内上线运行,并在疫情期间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能够较好支持在线教学需求,学生反映良好。
(一)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1、精准课程定位
本课程针对多数学生在阅读理解英语长难句时普遍存在的句法问题,将英语语法与长难句理解相结合,精选构造英语长难句的核心语法项目,利用真实语料中的例句如名言警句讲解句法规则,从基本句子成分、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出发,帮助学生逐一攻克构成英语长难句的核心语法项目,突破英语句法瓶颈,提高阅读理解及翻译能力,为高层次的学习与研究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

(图1 智慧树SPOC平台课程截图)
2、精心教学设计
在前期公选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课程组开会研讨把脉本校学生的基本学情、筛选语法项目、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呈现模式等问题,先后经历了课程准备、样课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视频制作合成、课程后期建设等阶段。为了早日建成一门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团队的每一位教师都在行动着:工作群里,不停刷屏的是我们交流讨论语法点、授课方法、课件制作技术等信息;从白天到深夜到凌晨,每一位成员细致认真地讨论修改课件,多次反馈、不断修改、精益求精;为了达到更好的录音效果,凌晨1点、2点还在电脑前录音;每修改完成一个课件、每制作上传一个视频,背后都是课程组不分昼夜的辛苦和努力,常常因为修改课件而忘记了吃饭的时间,电脑因长时间运行而瘫痪,不得不送修甚至新购电脑,因为专注于课程建设而忽视了对家人的关心和照顾。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保证在线课程的质量,尽快在疫情期间为学生提供资源支持与方便。

(图2 课程组老师凌晨还在交流课件)
(二)在线教学的计划与准备
1、建立班级群,畅通交流渠道
(1)根据教务处提供的学生名单,组织两校区的学生尽快进入相应的QQ班级群。根据学生的先前英语基础,指定两名课代表作为师生交流的桥梁。对课代表进行测试,就部分教学设计征询学生意见。在班级群中告知学生本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2)指导学生进入智慧树校内SPOC相应班级;指导学生下载“知到”app,注册进入校内SPOC《英语语法与长难句理解》,为接下来的在线学习做好准备。
2、首课直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语法与长难句理解》这门SPOC课的授课内容、设计模式及教学方式,在第一次课中采用QQ屏幕分享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拟采用的教学方法等内容。并以第一节内容为例,向学生直播讲授了相关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尽快适应这门全新SPOC的教学环境。
(三)课程设计和授课方案制定
本课程设计贯彻教育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两性一度”的理念和要求,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规范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将句法规则的学习与语言实践训练相结合。教学内容以句法为核心,主要包括三部分:校内SPOC平台教学资源;泛雅平台输出练习;QQ线上答疑反馈。
校内SPOC平台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由课程组经过精心教学设计、分工协作完成,包括八单元的教学视频、单元测试、巩固练习、拓展资料、问题讨论;利用智慧树的校内SPOC平台上传资源,该部分内容相对固定。泛雅平台输出练习:输出练习环节较为灵活,可根据目标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当难度和形式的练习方式。QQ线上答疑反馈:上课时间主要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给予回答和进行作业反馈。
(四)教学过程与实施
1、线上平台教学资源:教师每周于课前发布教学资源,学生可以灵活地利用课下时间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巩固练习及单元测试、阅读拓展材料、参与问题讨论。
2、泛雅平台输出练习:基于本次以一、二年级学生为主的选课实际,本次课程采用“CET-4汉译英短文翻译+小故事翻译”作为主要的输出练习内容和形式,要求学生利用“学习通”课下完成,教师及时批改,下次课上予以反馈。

(图3 泛雅平台输出练习)


(图4 学生作业、教师批改反馈)
3、QQ线上答疑反馈:答疑是教师通过班级QQ群对于学生在学习平台教学资源中存在的疑惑问题给予答复和讨论;反馈是教师对上次输出练习作业中发现的典型错误给予反馈和点评,并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图5 QQ线上答疑反馈)
(五)质量监控
1、内容质量
上线前:线上教学资源的设计由课程组经过多次研讨、样课模式的几次更新、教学设计的多次修改、精心制作而成;运行过程中: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查找教学资源中的问题和瑕疵,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和反馈;制作方式上:Ispring录屏方式的采用能够非常方便地对视频进行修改完善。
2、跟踪督学
主要采用三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跟踪督学。(1)每次答疑课的最后,通过QQ群向学生通报学习进度,表扬明显高于计划进度的先进学生,督促进度滞后的后进学生。(2)利用SPOC平台的督学功能,对显示低于计划进度的学生进行高密度督促。(3)对于多次督学不见改善的学生单独进行QQ交流督学,对于进步快的学生及时通过QQ进行表扬。

(图6 利用SPOC平台督学)

(图7 利用QQ群张榜督学)
3、课程考评
课程的考评设计是决定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课程的考核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过程性考核在促学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40%。平时成绩由线上学习成绩和线下表现成绩组成。线上成绩由线上平时成绩(学习进度、学习习惯、学习互动)、章测试成绩、线上期末考试成绩组成;线下表现成绩主要根据课堂考勤、课后作业成绩等情况评定。终结性考试的内容也是以在线课程的授课内容为基本依据,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样的课程考评设计能够较好地推动学生的平时学习持续力,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六)课程团队的教学研究活动
课程组重视课程团队的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升建课质量。建课之初首先对国内外同类课程进行观摩学习,听课评课、学习他人长处;之后根据现有条件商定大致的模式,设计样课、对样课进行讨论修正;个人的教学设计以集体教学研讨的样课为基本依据,个人的PPT课件需经过团队的观摩反馈、多次修改后确定。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在群内交流,或通过QQ屏幕分享的方式集体研讨解决,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图8 课程团队在学习研讨制作技术问题)
(七)教学评价
智慧树SPOC平台的课程评分调查表明,在课程综合评价方面:60%的学生给出了10分,86.66%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具有通识性、启发性,课程学习比较有收获(8分以上);90.67%的学生表示不后悔选择这门课程,学习比较满意,愿意向他人推荐。调查表明,在教学设计方面:66.67%的学生给出了10分,85.34%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在线视频讲解清楚,条理清晰,视频及内容质量较好。网络情况方面:93.33%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在线视频观看很流畅,声音、画面很清晰。教师指导方面:66.67%的学生给出了10分,90.67%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师指导对课程学习很有帮助。在线交流方面:86.67%的学生认为在线论坛、问答交流对课程学习很有帮助,在线答疑及时、有效。对于本课程带给自己的收获,不少学生表示:“提升了英语能力”、“对翻译较难的句子有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英语翻译水平,懂得更多语法知识,对英语写作有很大帮助”、“帮助我更好地学习英语,为四六级考试打下基础”、“矫正了我一些语法错误”、“英语语法理解和学习,分析句子成分,看到英语句子不再害怕”、“认识并会分析长难句,理清了自己以前所存在的各类混淆的知识点,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和帮助”、“收获蛮多的,对以前学的东西更专业化,局限性越少”等等。在课程优化改进建议方面,有同学认为:“有些方面讲的不是很理解,老师应多举例说明”、“讲的内容不太详细,可能是我基础太差”、“应该设置可以看到同学们的学习进程”、“界面再简洁一点”、“可以不弹题”、“清晰度可以再提高”、“内容再丰富一些”、“希望可以增加做题机会和答案解析”、“增加师生互动”、“加强学习监督”等等。

(图9 学生对课程的综合评价)

(图10 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评价)

(图11 学生对教师指导的评价)




(图12 学生认为课程带给自己的收获)
以上就是我们对《英语语法与长难句理解》这门公共选修课进行SPOC建设以及基于SPOC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一些实践做法。由于这次公选课SPOC的建设与应用对于我们多数师生来说都是第一次尝试,虽然我们付出了饱满的热情和辛勤的努力,也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但我们深知,无论是在课程资源建设上,还是在SPOC教学应用上,这门课程都还有很多地方有待完善。在今后的课程运行和迭代中,我们课程组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细化教学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打造一门广受学生欢迎的公共选修课在线课程,为更多的英语学习者提供支持和服务。